近些年,多肉植物凭借它迷你的身材、肉肉的长相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追捧,出现了不少“多肉玩家”“多肉粉”,也有不少人因喜爱多肉植物而开始培育,从而走上创业之路。这不,仙桃一对80后夫妻,便是从“多肉发烧友”转变为“多肉”创业者,他们还想在仙桃开一家多肉花园。
3月7日,丝宝路南端,置于一片桃花林间的多肉大棚里,28岁的张力和妻子徐华明头戴鸭舌帽,正忙着给多肉植物剪根培土。眼下,是多肉植物生长旺季,夫妻俩工作量也加倍了。走进温暖的大棚内,一盆盆多肉植物一字排开,迷你的小身材、颜色或浓郁或清新,肉嘟嘟的“小脸”,呆萌的身形,甚是可爱。别看这一株株多肉植物体积不大,它可是时下花卉市场的“新宠”。
“多肉植物”原被称为“多浆植物”、“肉质植物”,属于被子植物的一种。其特点也是名称来源,基于他们强大的储水能力,叶片和茎肥厚多汁,一周甚至一个月不需要浇水,仅靠自身水分就能生存。近几年,多肉植物在欧美日韩等国风行,随后流入我国。返乡创业前,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的张力卖过服装,在大连做过建材销售,学过甜品制作,也搞过代购。“都是与销售有关,也许这辈子注定要干这行。”张力笑称。而会计专业出身的徐华明,一直在公司做文员。
年从大连回家过年的惨痛经历,让两人萌生了回乡的打算。“先坐车到码头,再坐船到机场,然后上飞机。”张力说,在大连工作,一年只能回一次家,长途跋涉累得要死不说,也没攒到几个钱。 年,徐华明怀孕期间,迷上了憨态可掬的多肉植物,在网上开启了“疯狂购”模式。一不小心,家里的多肉品种多达百余个,“自家和娘家的阳台都摆不下了。” “既然爱它,何不把它当成事业来做。”对多肉一窍不通的张力,遂从了妻子的心愿。
在仙桃,规模经营多肉植物的人寥寥无几。正是看中了这一片蓝海,去年5月,夫妻俩在城区城市花园小区盘下店面,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人生。创业过程,远比张力想象的要困难许多。多肉植物喜阳,需通风。可是,这两个条件,店里都不达标。为了让“肉肉们”长相好看,张力和妻子每天将它们搬到屋外“透气”。为此,他们和城管打了半年多游击。 今年初,张力在丝宝路南段觅得一块荒地。砍树、除草、挖沟……两人忙了一个星期,为多个品种的“肉肉们”建起新家。
在仙桃,养多肉的人群比较小众。为提高市民认知,张力发起扫 眼下,一到节假日,其大棚里,便挤满了选购多肉植物的客人,由张力设计的多肉植物组盆颇受欢迎,大棚的植物存量快跟不上订单量了。为此,徐华明聘请好友也加入其中。 据悉,大棚里每周的营业额已突破元。未来,夫妻俩希望在仙桃开一家多肉花园,或以多肉植物为主题的甜品店,让更多人“入坑”,爱上这群呆萌的多肉植物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